-
公司名稱 上市櫃時間 5258 虹堡(市) 2016/12/30 6568 宏觀(櫃) 2016/12/28 3426 台興(櫃) 2016/12/21 6569 醫揚(櫃) 2016/12/21 3346 麗清(市) 2016/12/19 8488 吉源-KY(市) 2016/12/13 6554 冠科-KY(櫃) 2016/12/12 2748 雲品(市) 2016/11/23 4943 康控-KY(市) 2016/11/11
-
公司名稱 股東會時間 長榮空廚(公) 2018/06/30 巨擘先進(公) 2018/06/29 全宇昕科(興) 2018/06/29 信錦(市) 2018/06/29 映智科技(公) 2018/06/29 寶緯工業(興) 2018/06/29 台肥(市) 2018/06/29 久裕興業(興) 2018/06/29 華豫寧(興) 2018/06/29 台榮(市) 2018/06/29
王可言:台灣金融科技的唯一機會 發展生態圈做跨境跨域的整合
【投資台灣網記者葉怡君/報導】臺灣金融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可言(圖)直言「台灣在金融科技(FinTech)起步晚、實力也不堅強,如果只靠單打獨鬥的話是一點機會都沒有,必須去做跨區、跨域的整合,在國際上才能有競爭的機會」!
根據KPMG的Fintech100全球50個主要的成熟金融科技公司調查當中,以最引人注目的50個明日之星-具備大膽、顛覆性、可能改變產業規則的金融科技公司前五大的金融科技公司中有四個來自於中國,根據排名分別為2014年成立的螞蟻金服、專門做學生的分期付款-趣店、美國的Oscar、做財富管理的陸金所及眾安保險。
觀察全球入圍公司企業當中,這裡頭有智利、非律賓、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國都有入圍,反觀台灣連一家都沒有入圍;而在行動支付這塊,肯亞M-PESA早在2007年便推出行動支付服務,目前有超過1,900萬註冊用戶,占國家人口70%,每天有超過600萬筆交易在平台上完成。「連非洲也比台灣走得快」,王可言指出,這是一個嚴重的大問題。
他說,台灣的問題在於「監管太嚴、動作太慢」,而全世界都有的問題是「現有的金融機構轉型速度不夠快」,反觀大陸對於金融科技的政策-先鬆再緊,一開始的時候跑很快,也因此大陸的金融科技發展頗具規模;根據eMarketer的調查預估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值可望達到5,40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排名全球第二大陸,而在大多消費者並沒有銀行帳戶,透過第三方支付來做付款的動作,在這樣的背景發展之下的大陸在金融科技創新應用做的比台灣做的更好。
但台灣這些年來在金融科技也不是完全沒有進步,對於法規太過嚴謹與實務脫節的部分,目前也正積極進行修法,由現任立委曾銘宗、余宛如及許毓仁共分別提出之三版本,曾銘宗版擬修訂7部法(銀行法、保險法、證券交易法、期貨交易法、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余宛如版則加上信託業法;許毓仁版則聚焦銀行法,欲將其擴大為「金融銀行法」,新增「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專章。
此次修法範圍已於2016年10月14日院會中通過一讀,交付財政委員會審查。新任金管會主委李瑞倉對於監理沙盒制度之修法表態支持,總統亦曾表態支持此次修法。因此,「監理沙盒」制度預計在今年底完成修法,將有助於我國金融科技產業及新創業者之發展。
「所有高度保護的產業,沒有一個起來的」王可言說,台灣法規常跟不上產業轉型及升級的情況下,該如何從頹勢中崛起?在官員、民間的努力之下,台灣的金融科技發展似乎露出一線曙光,但要如何在大陸已透過網路大舉壓境的一片紅海中殺出血路,台灣金融科技目前還卡在修法階段,對於台灣已儲備足夠能量卻掙脫不開法規綑綁的業者,仍面臨重重考驗!
[金融科技小常識]
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 |
指一群企業運用科技手段使得金融服務變得更有效率,因而形成的一種經濟產業。這些金融科技公司通常在新創立時的目標就是想要瓦解眼前那些不夠科技化的大型金融企業和體系。 |
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
|
沙盒或稱沙箱,一詞來自於軟體工程,用於金融領域中,主要是政府為了因應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而制定出來的機制,對於想從事銀行、證券或保險等業務,但又「非」金融業者,暫時享有金融相關的「法規豁免」權(不過依然受到國內法與國際法規的約束)。 |
臺灣金融